红色土壤孕育绿色产业—点亮“新”声“三下乡”社会实践

2023-07-20
点击数:

发挥科技创新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支撑作用是党中央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必然要求。近日,深圳技术大学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红色土壤孕育绿色产业—点亮“新”声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伍由马雷老师、赵深澳老师带队,一行11人来到了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结合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光源与照明、材料科学与工程三个专业的学科特色,以学生自制太阳能灭蚊灯为核心亮点进行科技下乡的知识普及。

     


实践团队将“课堂实践传知识,精神文化入乡村,技术指导助振兴”作为重要工作内容,从瑞州村入手,开展太阳能灭蚊灯技术入乡村活动。


实践亮点:点亮“新”声-太阳能灭蚊灯



实践团队应用柔性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封装工艺,经过反复试验,完成制备4V的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层压封装、性能测试,安装接线盒等步骤,共成功自制了20盏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灭蚊灯。



实践团队充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结合“科技下乡”、“文化惠农”、“实干兴农”、“思想引领”的目标,策划了以“太阳能灭蚊灯”科技下乡启蒙科学兴趣为主,同步进行入村访谈关注教育问题、建设乡村图书馆改善学习环境、乡间劳作实干兴农、思想引领研学实践五大专题活动。


1、入村访谈关注教育

    


实践团队第一站来到瑞州村,分别针对农村家长和青少年儿童两类群体进行了访谈,深入了解了当地学生学习状态、心理状态,家长对孩子未来的期望以及孩子们自己的规划,提高当地对于留守儿童教育断层问题的重视。



通过访谈,团队成员和当地孩子们建立起了良好的友谊,从而更好地为“太阳能灭蚊灯”科技下乡的科普分享工作做准备。


2、太阳能灭蚊灯科普分享


户外烈日炎炎,蝉鸣螽嘶。在这样闷热的天气下,瑞州村村委会的活动室中却充满了快乐的气氛,传出阵阵谈笑声...



实践团队宣讲成员带着“科技点亮童心,智慧启迪未来”的目标,围绕太阳能灭蚊灯的原理及内部结构、正确使用方式等知识开展趣味课堂活动,在对科学知识好奇下,通过动手实操,孩子们初步了解太阳能灭蚊灯的原理和基本功能,从“十万个为什么”到举手说出太阳能灭蚊灯的内部构造并正确拆卸和安装太阳能灭蚊灯,以此激发孩子们的科学兴趣,引导孩子们学会知识、掌握技能、理解科学。



为进一步确认自制灭蚊灯的实际效果,学院实践队伍来到上陵镇翠山竹海山脚下,蚊虫问题严重的江南瑞丰生态农场开展太阳能灭蚊灯测试工作,经过夜间1小时的测试,每盏太阳能灭蚊灯约能捕获十余只蚊虫,且各方面的性能都达到合格标准。



实践团队共向瑞州村村民捐赠了44盏太阳能灭蚊灯,希望太阳能灭蚊灯能代表实践团队,在分别期间继续发光发热,传递科学的力量,点亮孩子们的学习动力,点亮这盏科技启蒙的明灯。




3、建设美丽乡村图书馆


学院实践团队带着前期面向深圳技术大学周边社区募捐的600余本书籍走进了瑞州村孩子们的世界,在瑞州村村委二楼为他们建造了一间崭新的图书馆。



乡村图书馆启用当晚,实践团队展开了图书分享会活动。三名成员带头分享图书,启示孩子们通过书中妙趣横生的小故事与外部世界联结,接着采用“互动问答+奖励”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多角度思考书中内容,让他们主动读图书,乐意学知识,提高当地青少年的文化学习兴趣并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此外,炎炎夏日,为了给当地孩子们创造更舒适的学习环境,让更多的孩子们走入书屋,实践团队当即与当地村委联系后确定经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学子募捐,赞助一台空调供当地乡村图书馆使用。



4、乡间劳作--实干兴农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实践期间,同学们连续两天清晨跟随当地村民,脚踏乡间土地,亲手助农劳作,体验开荒、起垄、栽种、灌溉等工作,感悟劳作的艰辛,发挥当代青年吃苦耐劳的品质,用实际行动诠释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担当与奉献。



 


5、思想引领--研学活动


研学活动第一站,实践团队走进瑞丰生态农场,在农场负责人的带领下认真汲取毛线钩编和竹编非遗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和价值理念,点亮中华文化传承的灯火。


 


实践团队第二站来到上陵镇革命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新时代青年点亮了精神动力与行动指南。



研学第三站,实践团队探访了阳明博物馆,感受阳明文化“知行合一”的精髓。



总结


奋进青年勇担使命,青春聚力乡村振兴。深圳技术大学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红色土壤孕育绿色产业—点亮“新”声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伍在瑞州村发挥大学生实践育人的职能,将学科特色和专业技能讲授给孩子们,通过“太阳能灭蚊灯”科技下乡的形式带领更多乡村的孩子认识科技,提升学习兴趣,为教育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


编辑 | 党委宣传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