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FOR
共 970 个结果
11月15日,为期5天的第二十五届高交会正式开幕。本届高交会以“激发创新活力 提升发展质量”为主题,继续采用“一展两馆”联动办展模式,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展区)和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展区)两馆同时举行,展会主要包括综合类展、专业类展、会议论坛等,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的团组参加,展览规模达到50万平方米,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高交会。 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展区)2号馆2G34展位,深圳技术大学
近日,深圳技术大学阮双琛教授和周沧涛教授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基于超光速等离子体尾波场产生阿秒脉冲、亚周期相干光激波辐射的物理方案,并阐释了一种由电子集体作用主导的全新相干辐射产生机制。研究成果以“Coherent subcycle optical shock from a superluminal plasma wake”为题在国际物理学顶级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
近日,深圳技术大学健康与环境工程学院胡俊青教授与哈恩娜助理教授科研团队创新性地通过一步合成法设计制备了PtMnIr三元合金纳米酶,用于解决癌症纳米诊疗制剂功能单一、肿瘤易复发和远端转移等科学问题。该研究结果在国际顶级材料领域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影响因子:29.40;中科院1区)上以“Spark” PtMnIr Nanozymes
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于昨日拉开帷幕,各行业领域的创新技术应用成果纷纷亮相。深圳技术大学一大批高精尖“黑科技”产品也悉数展出,充分展现了学校师生聚焦人工智能、新材料技术、智慧医疗健康、物联网、储能电池等产业重点领域,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创新的累累硕果。 11月16日,深圳技术大学校长阮双琛来到学校展位,逐一观摩学校参展项目成果,仔细询问项目研究现状、技术创新亮点及应用情况,他
2023年9月13日下午,“技大讲坛”第六十五讲在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A101阶梯教室成功举行。本次讲坛邀请德国锡根大学讲席教授姜辛担任讲座嘉宾,为技大师生做了题为“From diamond/SiC composites to porous diamond networks - film structures for attractive applications”的精彩报告。此次讲坛由新材料
集成的圆偏振光源是量子光学信息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核心主要依赖于手性材料的制备。传统方式实现的圆偏振发光一般具有体积较大、集成度较低等不足,限制了其实际应用范围。因此制备具有圆偏振发光性能的量子点/手性钙钛矿复合材料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钙钛矿材料由于具有优异的光电特性,近年来获得广泛关注,并有希望作为新型圆偏振光源的核心材料。然而,手性钙钛矿却存在一个本征的矛盾点,即手性的引入将扭曲现有
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PSTSCs)从2015年诞生以来,在不到十年间光电转换效率迅速提高至33.7%,且理论转换效率高达42.5%,被认为是唯一有希望低成本量产的效率超过30%的太阳能电池技术,也是当前太阳能电池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焦点。 尽管实验室研发效率已经超过30%,但叠层电池产业化仍然面临一系列挑战,其中两个主要挑战为宽带隙(WBG)钙钛矿和绒面硅衬底。两个挑战引发了包括相偏析、电压
11月20日,“技大讲坛”第六十九讲在深圳技术大学圆满举行。此次讲座的主题为“德国工业化中的技术突破”,由全国政协第十三届委员,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南开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中心主任张伯春教授主讲,深圳技术大学德语系主任咸佩心主持本次讲座。 张柏春教授从科学革命与工业革命的角度,分析了欧洲大陆尤其是德国的工业化历程。他列举纺织机的发明与改进、蒸汽机的改良
2023年11月24日,“技大讲坛”第七十讲在深圳技术大学圆满举行。本次讲座由天津大学讲席教授王凤雨主讲,主题为“最优传输与概率距离”。大数据与互联网学院党总支书记叶建华教授主持讲座。 王凤雨教授介绍了Monge最优传输问题的研究背景,通过通俗易懂的事例解释最优传输问题的概率含义,从而引入Kantorovich的耦合方法和概率距离,探讨了最优传输和概率距离在数学、物理、经济金融、图像处理、机器
6月20日至23日,DMP大湾区工业博览会在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举行。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此次展会以“创新科技·智能制造·再工业化”为主题,打造大湾区发展新引擎。展会面积超3.5万平方米,汇聚来自全球600多家参展商的“高、精、尖、特、新”产品和技术,吸引世界各地逾十万名观众到场参观。 深圳技术大学首次应邀参加,是内地唯一参展高校。学校展区位于亚洲国际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