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FOR
共 978 个结果
2019年5月24-26日,广东省第十届大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在深圳大学举行。体育部报送的论文中有3篇获奖,其中谢红光、李真、陈可心、刘阳、刘璐老师的论文《近二十年来以锻炼行为理论模型促进大学生锻炼的研究及展望》获得二等奖,王陶然老师的论文《从人的本质力量出发探讨学校体育的文化内涵》和霍子文、张宇、岳言、刘亚男老师的论文《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教练员执教水平及其专业发展研究》获得三等奖。特此向
2019年4月26日,加拿大国家讲席教授、分子力和界面科学领域首席科学家曾宏波教授应邀访问我校,在学术报告厅为我校师生举行了一场主题为“基于可调控分子间和界面作用开发多功能材料”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健康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胡俊青教授主持。 曾宏波教授首先介绍了他所在的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基本情况与所在地的自然风光。紧接着进入正题,曾老师讲述了表界面相互作用的发展历史、相关的理论背景和测量技术,曾老师
时间:2019年4月26日(星期五)14:00-15:30 地点:11号楼1楼学术报告厅 主讲人:曾宏波教授 主题:基于可调控分子间和界面作用开发多功能材料 讲座摘要: 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功能主要取决于分子间相互作用与其表面特征,因此,精确表征软材料和工程系统中的分子间作用和表面相互作用机制成为了研究热点。本次报告将简要介绍分子间作用和表面相互作用的基础知识,以及一些常用的纳米机械技术、仪器
近日,我校阮双琛教授团队在国际顶尖材料学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影响因子为21.95)上发表了题为“Intrinsic van der Waals Magnetic Materials from Bulk to the 2D Limit: New Frontiers of Spintronics,(Adv. Mater. 2019, 1900065)”的综述论文(共34页
讲座主题:超快激光纳米制造前沿与创新应用 时间:2019年5月7日15:00 地点:11号楼一楼学术报告厅 讲座内容: 纳米材料具有表面与界面效应、小尺度效应、量子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四大纳米效应,能赋予材料全新的神奇性能。自然界经过千百年进化在一些植物和动物表面出现了独特的纳米与微纳米结构,形成了诸如超疏水、超亲水、自清洁、定向润湿、减阻、可逆附着、结构光等奇特性能。理解大自然的神奇和奥妙
应我校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邀请,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董事教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汪正平教授(Prof. C. P. Wong)于2019年5月16日来我校进行学术访问。 阮双琛主任会见了汪正平教授,并详细介绍了深圳技术大学的建设情况和办学理念,汪正平教授对我校的建设速度和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高度认同。阮双琛主任向汪正平教授颁发了“客座教授
时间:2019年4月11日(星期四)16:00-17:30 地点:图书馆一层多功能厅 主讲人:Hyoyoung Lee教授 主题:石墨烯与石墨烯衍生物研究 讲座摘要: 近来,石墨烯、氧化石墨烯、还原性氧化石墨烯和石墨烯量子点,展示出了其卓越的性能和巨大的潜力。因其独特的结构和突出的内在物理性质,被广泛应用于能源存储、生物医疗等相关领域,受到学界和业界的关注。韩国成均馆大学Hyoyoung Lee
时间:2019年5月16日(星期四)14:00-16:00 地点:深圳市坪山区创景路深圳技术大学图书馆一楼多功能厅 主讲人:汪正平院士 主题:聚焦半导体行业的科技与工程创新 讲座摘要: 汪正平院士针对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在科研学习和工作中的决定性作用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对学生学习和科研重点及教师在指导学生的工作侧重点上提出了有价值的见解。介绍了在科学技术
2019年3月11日,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副主任钟海一行前往深圳技术大学进行调研考察,重点了解并实地考察深技大重点实验室建设情况。深圳技术大学主任阮双琛、副主任徐刚、科研与校企合作部杜晨林主任和相关教师参加了座谈会调研会。 深圳技术大学主任阮双琛介绍了学校筹建历程、校园建设、科研力量以及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情况,并希望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继续对学校科研工作进行指导,在科研项目、资金安排和科技成果
2019年4月11日,成均馆大学李孝永教授应邀来访我校,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院长韩培刚教授为李教授颁发了受聘证书,李教授正式成为我校客座教授。受聘仪式结束后,李教授为我校师生带来一场名为《石墨烯与石墨烯衍生物研究》的讲座,我校约一百名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目前,李孝永教授就职于韩国成均馆大学化学学院,他的研究涉及湿法化学合成并表征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材料、能源的转化存储与催化、有机半导体材料与器件